据@健康广东 11月10日通报,11月9日0-24时,广东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0例,其中广州125例;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507例,其中广州2430例。从11月1日至9日,广州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连续上升,5日破1000,11月7日破2000,9天累计超1.2万。
广州市荔湾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李锋在会上表示,根据疫情分布情况和专家研判意见,今天(10日)发布了两份通告,站前、西村、南源、龙津、金花等5条街道的部分区域新增高、中风险区,并分别实行“足不出户、上门服务”“人不出区、错峰取物”等管理措施。为有效减少疫情传播风险,对管控区域内实施硬隔离、细分小网格,严格实行分区分类、网格化管理,并加强人员管理,严禁出区、严禁跨网格走动、非必要不出户。
李锋表示,为尽早发现潜在传染源,有效切断传播途径,荔湾区开展了全覆盖“抗原+核酸筛查”。紧急采购了500万份抗原试剂,按照每人5份,将陆续发放到全区居民手上,使用方法将通过微信群推送,也可以在粤抗原小程序上查阅,自检操作存在困难的,请与所在社区联系。请大家每天早晨完成一次自检,结果异常的,须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、居家等待专业人员上门处置,并将自测结果通过穗康小程序上报,做到“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处置”。
生活物资方面,自荔湾区1号通告发布以来,荔湾区已紧急协调10余家大型国企和电商平台加大生活物资储备。11月9日,四条重点街道暂设了136个物资取货点,较为平稳地保障了管控区居民生活物资需求,约完成订单1.5万单。从今天起,因部分外卖骑手不能正常出行,各平台运力受到较大影响,出现了“下单难”“下单慢”等问题,对此荔湾已多方组织货源,拟从明日起,向市场投放一批政府保供的平价蔬菜。同时,抓紧组织各大供应单位开发专用小程序,推出10元到150元多价位、多品类的“生鲜物资包”,竭尽全力为大家做好生活物资保障。
防疫物资方面,为提升市民免疫力,目前荔湾已向4条重点街道派发粤抗一号颗粒5000包,连花清瘟颗粒4000盒,订制中药包7.3万份。从8日开始给高风险区家庭发放消毒水2万余支,每天进行2次消毒。
广州市番禺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麦洁萍在会上表示,近期,番禺区陆续出现散发阳性个案,目前全区已有一半的镇街出现病例,包括洛浦街、大石街、钟村街、市桥街、沙头街、石壁街、小谷围街、大龙街8个镇街。番禺区根据病例的分布情况,坚持以快制快,迅速划定管控区域,落实网格化管理,抓好服务保障。经省市疾控专家研判,番禺区本轮疫情呈现“三多”——多点、多源、多链,存在社区扩散风险,正处于控制疫情的关键窗口期。为尽快遏制疫情传播,番禺区昨天发布了51号通告,在全区全域严格控制人员流动。
麦洁萍表示,番禺区行政区划面积较大,市民日常采用私家车和电动自行车等方式出行占比较高。自51号公告相关措施实施后,根据公共交通服务平台数据显示,今天早上8时番禺区交通状况较昨天车流量明显减少,这说明目前采取的交通管控措施初见成效,切实减少了人员的流动。与此同时,物流配送车辆、外卖、快递、出租车可以自由通行,以满足市民基本生活所需和紧急出行需要。
需要说明的是,目前,交警部门对违反51号通告出行的私家车司机采取口头教育劝导为主,网传“私家车出行扣3分,罚200元”为谣言。“我们希望用短时间的限制出行减少人员交叉聚集来切断病毒传播链,为更长时间、更大范围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。”麦洁萍说。
生活物资保障方面,一方面,番禺区在风险区域内设立多个生活物资应急保供点,保证区域内生活物资供应充足;另一方面,指导全区近100家重点生鲜超市和生鲜电商平台做好生活物资保供工作,拓宽供应渠道,加强肉、菜、蛋、奶、米、面、油等群众生活必需品储备,每天按照日常3-5倍以上的量组织备货。根据监测,昨天(9日)下午51号公告发出后的4小时内,确实在短期内出现了市民购买肉菜量的峰值,随后快速回落。目前全区各商超、市场物资供应充足、价格稳定,市民购买肉菜总量已接近日常水平。
-
全身变成蓝黑色,男子变身“阿凡达”!就因这个坏习惯
-
冲上热搜!这个韩剧APP被查,案件详情公布
-
中消协紧急提醒!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长沙晚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