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7日,国家出台了《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》“新十条”,部分城市进入公共场所已不用出示核酸阴性证明,不扫场所码。但医学专家表示,解封不等于解防,随着防控措施的优化,对个人防护要求更高,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

防控疫情,家里要不要囤药?有了症状如何选药?有没有普遍适用的中药防疫方?对此,省市两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、长沙市第一医院相关专家为市民进行了热点答疑。

 不建议囤药,应科学合理按需买药 

长沙市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、主任药师何鸽飞教授表示,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囤药。囤药过多不科学,而且没有必要。

首先,每个人的体质及症状不同,吃什么样的药不完全相同,药物治疗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并且,药品都有保质期,囤药过多,超过有效期,一则浪费,二是可能误服过期药品,应科学合理、按需买药。

其次,囤积过多同类药品,因所含成分相同,药理作用相似,易造成重复用药,出现不良反应,损害身体健康。囤药太多,非专业人员对药理作用不了解,易吃错药起副作用。

此外,市民用药,切勿相信网传的“民间药方”,网络时代,非官方、各种未经证实的信息不要轻信。尤其事关身体健康方面的信息,千万记住,以权威、官方信息为主,特别是不信谣、不传谣,做好日常健康保健、防护才是最关键。

但慢性基础疾病患者,可适当备足相关用药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慢阻肺等患者,要遵医嘱按照平时的用药习惯。同时,在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时,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不外出,必须外出的要注意保暖,正确佩戴口罩。

 出现相关症状后,科学合理对症下药 

当前,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,万一被感染了,大多数为无症状和轻症,不需要使用特殊治疗。但部分人感染后,会出现发热、咽干、咽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腹泻等症状,如果影响到工作、生活,可以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药物缓解症状。而且冬季是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,不论是新冠病毒还是流感病毒,都非常活跃。

何鸽飞认为,囤药不可取,按需备药还是有必要。一些非处方药可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生,对新冠肺炎、流感症状的缓解都有效。

中成药


乏力伴发热:小柴胡颗粒、金花清感颗粒、连花清瘟胶囊(颗粒)、银黄清肺胶囊、疏风解毒胶囊(颗粒)、蒲地蓝消炎片(口服液)(不要叠加,只备其中一种)。


乏力伴胃肠不适:藿香正气胶囊(滴丸、水、口服液)(不要叠加,只备其中一种)。


伴咳嗽:强力枇杷(露、膏)、川贝枇杷(膏、糖浆、胶囊、颗粒)、连花清咳片(不要叠加,只备其中一种,强力枇杷露用于后期咳嗽特别是干咳,初起咳嗽可用银黄清肺或连花清瘟)。


伴咽干咽痛:西瓜霜含片、虎梅含片、银黄含化片、咽立爽口含滴丸等(不要叠加,只备其中一种)。

西药


伴发热成人(非孕产妇):酚麻美敏片、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(不要叠加,只备其中一种),体温超过38.5℃使用。


伴发热儿童:布洛芬混悬液、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(不要叠加,只备其中一种),体温超过38.5℃使用。


伴发热孕产妇:对乙酰氨基酚片,体温超过38.5℃使用。


但要注意,以上药物孕妇应慎重使用,最好遵医嘱。其次,为症状较轻者使用,病情无缓解或加重时,应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
 推荐一款普遍适用、方便使用的中药防疫方

“居家防疫,中医中药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。”长沙市新冠肺炎中医治疗负责人、长沙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、副主任医师湛韬表示,目前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,大多为无症状或只产生类似感冒的症状,如咽痛、鼻塞、咳嗽、头痛、低热等。因此,大家在做好个人防护和接种疫苗的前提下,可以单纯服用中药来治疗。

湛韬介绍,长沙市第一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省市两级定点救治医院,基于丰富的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救治经验,结合当下奥密克戎病毒感染的特点,由中西医结合科制定出普遍适用、方便使用的中药防疫方,既可居家备用,也可用于轻症治疗。

具体中药居家防疫方成分:青蒿10克、黄芩6克、太子参6克;桑叶10克、菊花10克、薄荷6克;牛蒡子15克、桔梗10克、连翘10克;浙贝10克、板蓝根15克;瓜蒌皮15克,甘草6克。

制作方法:
以上诸药,水煎约20分钟,其中桑叶、薄荷需在后面再放进去,不可久煎。当然,这个方子也可由药房代煎,或使用中药配方颗粒。

服用方法:
每天1副,分2次服用,每次服用约200毫升,一般连续服用5天。3岁以下幼儿服用成人1/3剂量;3~13岁儿童服用成人1/2剂量;14岁以上服用剂量与成人相同。

奥密克戎病毒感染与中医“风热感冒”类似,使用清热疏风解毒的中药,可较快改善症状,促进病毒转阴。此外,也可酌情使用一些具有类似功效的中成药,如连花清瘟颗粒、银黄清肺胶囊、双黄连口服液、蒲地蓝口服液等。

相关链接>>>
网传“新冠吃药顺序图”靠谱吗?解读来了!

  • 权威发布: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

  • 注意!长沙这两处路段实施交通限制措施

  • 研考在即,赴考困难考生今起可申请借考!申请方法→


记者|杨蔚然 通讯员 杨玲 孙吉
编辑|杨倩杰
值班主任|曾茜
点亮↓↓让更多人看到!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长沙晚报

发表评论